生活起居的養生之道
除了疾病防治的認識之外,中醫更重視日常生活與飲食的養生之道,在疾病未發生前,先避免疾病生成的原因,並積極的加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國養生學家總結出長壽原因之一,就是「起居有常」,即是生活起居要有一定的規律並合乎常度,從一些長壽老人的經驗來看,都有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四季起居養生是以順應季節的轉變、氣候的變化,所延伸出來的一種養生哲學。春季養生同樣也是依據上述的原則。
「春」為四季之首,萬象更新之時。在中醫古書《黃帝內經》中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指當春歸大地時,冰雪已經消融,自然界之陽氣開始升發,萬物復蘇、柳絲吐綠,世上的萬物均出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故此,春季養生必須掌握春令之氣升發疏暢的特點,注意保健體內的陽氣,使陽氣不斷漸旺起來。
春天的起居保健可從睡眠、穿著及居著環境的綠化三方面著手:
春季睡眠
在《黃帝內經》中云:「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使志生」,意謂著春天人們應當晚一點入睡,早些起床,以順應自然界的生發之氣;起床後先別急忙打理門面,宜穿著輕便的衣服先到戶外散步、漫行,可達到使意識、靈感發生不息的作用。
穿著保健
由於春天氣候變化甚大,時常出現乍暖乍涼的情況,再加上此時人體皮膚腠理已經開始變得疏鬆,故穿衣服的穿著應要寬鬆舒展,也要柔軟保暖,並且還要做到衣服不可頓減的要求。關於這一點,在《壽親養老新書》中有詳細的記載:「春季天氣漸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使人受寒」。
當天氣稍微轉涼時,要立即加穿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因老人的氣較弱,風寒易傷腠理,要特別叮囑體弱的老人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這是由於中醫學說認為人體的背屬陽,在春天要加強保護體內陽氣。此外,在《千今要方》中云:「春凍未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主張春天穿衣宜「下厚上薄」,有養陽又收陰之意。
環境的綠化
由於城市高樓聳立,房子建蓋密集,讓住在城市的人們看見綠色植物的機率大幅減少。綠色植物有益於人的健康,若能常處於靜謐、芬芳、優美的綠色環境中生活,人體皮膚溫度可降低至 1 ~ 2.2 度,脈搏每分鐘減少 4 ~ 8 次,且血流緩慢、呼吸均勻、心情疏暢,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高血壓及神經衰弱等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此外,綠色植物可吸收滯留在空氣中的大量塵埃,並且還可過濾、吸收放射性物質,故可淨化空氣、消除環境中的噪音;而多看綠色植物有益於雙眼的視力及消除眼睛疲勞。對於住在大廈中的民眾,可利用有限的空間多多種植綠色植物,既可美化環境,又對人體健康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 Mar 23 Fri 2018 09:24
春季養生─從疾病防治到生活起居(下)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