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17.jpg
中醫《黃帝內經‧素問》〈宣明五氣篇〉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也。」就是現在人所說的勞損。勞損的症狀與久傷後遺症類似。對於因骨折、扭傷、勞損後遺症病史者,中醫的「治療原則」是用按摩、針灸、中藥治療等方法,而這些方法確實能有療效。

按摩:適用於病史比較長,且常有反覆發作,局部變化不典型,但可找到壓痛點。

【壓痛點按摩法】
方法:用手指直接重壓再輕摩,每次不超過5分鐘,一日多次。
作用:可舒筋活血,軟堅散結,溫經通絡,祛瘀止痛,促進損傷組織的功能恢復。長期按摩療效佳。
針灸:針灸治療在於調和陰陽 、扶正袪邪、疏通經絡、鎮靜止痛、去瘀生新。

【自己循經按壓法】
一般患者也可自己循經按壓找到穴位壓痛點,用手在壓痛點按摩,重壓再輕按摩,每次不超過5分鐘,一日多次。只要長期行之,也有相對的療效。此外平日也應注意患處的保暖,避免風、寒、濕等外邪侵害。 

【醫師施針參考穴】
1. 上肢針常用的穴位:天宗、肩隅、極泉、小海、曲池、內關、外關、陽池、合谷、後溪等穴。
2.下肢針剌常用的穴位:環跳、風市、粱丘、陰陵泉、陽陵泉、血海、殷門、委中、足三里、絕骨、承筋、承山、昆侖、太溪、解溪等穴。
3.治療本症手法:每次取穴3~5個,一般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治療不可中斷,並注意局部保暖。

中藥:中藥薰洗,可使筋肉受熱、鬆弛,血管擴張、加速血流,疏通傷處經絡。因而有活血、散瘀、逐寒、止痛的作用。對關節僵直及傷後夾雜風寒濕和酸痛麻木等症,均有顯著的療效。

【八仙逍遙湯】
此為常用薰洗方,主治跌打損傷,腫硬疼痛以及感受風寒濕所引起的筋骨酸痛等症。

藥方材料:防風、荊芥、川芎、甘草、當歸、黃柏、蒼術、丹皮、川椒、苦參。
方法:將藥方裝入布袋內,紮口煎湯,薰洗傷處,亦可用藥熱敷。每日1到2次,每次25分鐘。患處疼痛症狀改善,即不要再薰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anneu 的頭像
    shianneu

    神童小子的基地

    shiann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