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5.jpg
若已罹患慢性腎衰竭,日常保健的目的就不是預防疾病,而是穩定病情、避免疾病快速惡化,同樣的,你可以從飲食與生活做起:

(一)飲食

適量的蛋白質

正常的腎臟可代謝蛋白質經人體利用後產生的廢棄物─尿素氮,然而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腎功能已受損,故無法有效排除這種物質。當體內累積過多尿素氮,便會帶來疲倦、貧血、皮膚搔癢等症狀。因此,患者須在醫護人員指示下控制蛋白質攝取量,並減少食用麵筋、花生、綠豆、紅豆、腰果、核桃等食物。至於患者是否可吃肉?答案是肯定的,但量不宜多,一般來說,每天攝取量約為75至150公克。雖然蛋白質是一種可為人體帶來熱量的重要營養素,但脂肪與醣類亦有同樣功效,一般來說,患者每天每公斤體重約需攝取熱量30至45大卡,足夠的熱量可維持理想體重、避免身體過度分解蛋白質,產生尿素氮。若想補充熱量又怕吃入過多蛋白質,可以選用高熱量低蛋白質的食物如米粉、蜂蜜、冬粉等。

低鈉、低鉀、低磷
在醫護人員的指示下,患者應留意鈉攝取量,以免引發高血壓,進一步傷害腎臟。此外,患者的腎功能不如以往,無法執行正常代謝任務,因此也應限制鉀與磷的攝取量。若體內有有過多的鉀,肌肉與心臟會產生異常收縮現象,嚴重時恐危及生命;如果有過多的磷,就會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皮膚搔癢、骨骼病變等症狀。常見含鉀量高的食物如紫菜、菠菜、香蕉、奇異果、茶類等,而含磷量高的食物則有茶類、啤酒、咖啡、可樂及泡麵等,這些都是慢性腎衰竭患者須留意的食物種類。

限制水分攝取
腎功能衰退會影響腎臟排除多餘水分的能力,多餘水分會造成水腫、呼吸急促、血壓升高等現象。依照個人狀況不同,患者應遵照醫護人員指示調整每日水分攝取量,原則上測量前一天尿量再加上約500~700毫升,即為每日所需攝取水份量的上限。

(二)生活習慣

控制血壓、血糖

患者應定時量測血壓、血糖,確保血壓低於130(收縮壓)/80(舒張壓)mmHg,及空腹血糖<100 mg/dl、飯後血糖<140 mg/dl,若有異常應立即就醫,以免後續的高血壓與糖尿病使慢性腎衰竭更為嚴重。

規律運動、戒菸戒酒
患者同樣需要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並且戒除菸酒,以延緩疾病惡化速度。

定時追蹤治療
對抗慢性腎衰竭是一輩子的事,患者應定期回院診斷、接受治療,切勿擅自停藥減藥,或服用來路不明的偏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anneu 的頭像
    shianneu

    神童小子的基地

    shiann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