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jpg
中醫認為肺掌管宣發、肅降等功能,宣發是宣布、發散,肅降是清肅、下降,為肺氣活動的兩個動作,吸氣動作近似於肅降作用,呼氣動作近似宣發作用。楊醫師指出,秋季空氣乾燥,促使氣管、喉嚨、肺部等呼吸器官彈性降低,呼吸道纖毛活動也跟著減少,將會減退排出異物或痰液的功能。此外,這時呼吸道血流可能會減少,以致降低肺部吸氣的功能。

秋季養生必須遵循養收原則,飲食保健當以滋陰潤燥為主,如果民眾沒有妥善保養、順應自然養生,就容易使肺出問題,以致於出現咳嗽、咳痰、氣喘、流鼻 涕、胸悶痛、呼吸喘促、有喘鳴聲、呼吸氣短、聲音嘶啞、呼吸不順暢、咳嗽帶血絲、感覺吸入的氣不足等症狀,只要出現其中一項症狀,就要當心肺的健康問題。

秋季養生,先從調整情緒做起。楊淑媚表示,很多方法都可以順應秋季養生,最簡單做法就是保持樂觀情緒,因為秋季氣溫下降,天氣轉涼,這時容易產生憂愁、悲傷等情緒,一旦情緒低落記得趕緊調整、改變,可以做自己愛做的事情,以便保持樂觀的心情。

其次,楊醫師指出,秋季天氣較涼,不若夏季那般潮濕、酷熱,較涼較乾的氣候比較好入睡,因此有助促使睡眠充足,不過,對於情緒障礙患者來說,氣候變化有時反而會造成睡眠障礙,這時必須調整心情、保持快樂,如此對於睡眠將會有所助益。

楊淑媚醫師指出,由於秋燥最易傷肺,所以秋季適合養肺,養肺應吃柔潤食物以便滋潤身體,例如白蘿蔔、白木耳、山藥、花椰菜、蓮子、蓮藕、百合、竹 笙、芋頭、梨子、柿子、木瓜、百香果、雞蛋、鵝肉、鮑魚等。出汗較多,可以適量補充一點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做為基本原則。

另外,傳統中醫認為,秋季適合白色食材,因為白色可以入肺,有助潤肺防燥,如白蘿蔔、白木耳、白芝麻、蓮藕、百合、竹笙、薏仁、梨子、山藥等。值得一提的是,飲食方面盡量少用青蔥、生薑、大蒜、韭菜、辣椒等辛味食物,也不宜吃太多燒烤食物,以便預防秋燥症狀加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nn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