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jpg
為了止癢,有些民眾洗澡時一直用熱水沖洗發癢處,不但沒有效果,反而更加嚴重,甚至影響日常生活。此時要如何做好預防與舒緩冬季癢的症狀呢?

冬季癢的發生原因 
冬天因為氣溫低,汗腺與皮脂腺分泌變少,這時候皮膚接觸到空氣或冷風,因為缺乏油脂的保護,水分容易蒸散,更加速皮膚的乾燥,引起「缺脂性皮膚炎」,也就是所謂的「冬季癢」。然而並非在冬季才會有此症狀,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只是因為冬天溼度低、氣溫低,更容易發生。 冬季癢的好發部位,多在小腿前側、背部與手、腳背等處,臨床上容易出現冬季癢的族群有三類:乾性肌膚、老年人及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或魚鱗癬的族群。乾性肌膚與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的人,本身皮膚就偏乾燥,年長者則是因為皮膚老化,油脂分泌變少,所以容易出現乾癢、刺痛,甚至是龜裂情形。

勤擦乳液是預防之道
在治療上,除了給予抗組織胺止癢外,最重要的方式還是勤擦乳液。含有水分與油脂的乳液,可以為皮膚提供水分與一層油脂保護層,防止水分的散失。不過,很多民眾喜歡塗抹凡士林,但要留意凡士林成分中沒有水分,在塗擦之前,最好在皮膚上塗抹一些水,才能將水分鎖在皮膚裡,達到保溼功效。

洗澡時的叮嚀
有些民眾會認為在洗澡時,多沖洗大量熱水,皮膚的癢痛感會比較舒緩,因此勤於洗澡,但洗完過一陣子後,仍會明顯感受到皮膚的癢痛難耐,甚至症狀更趨嚴重。這是因為洗澡時,皮膚有水的滋潤所以會紓緩症狀,但肥皂或沐浴乳中的清潔成分,又容易將油脂帶走,洗完水分蒸發會造成皮膚更加乾燥、刺癢。 民眾在洗澡時,皮膚乾燥的部位不要使用肥皂或沐浴乳清潔,直接以清水沖洗即可,洗澡時間也盡量縮短,在洗完澡後要立刻擦上乳液,避免皮膚的水分蒸散。此外,衣物盡量選擇較柔軟細緻的材質,也可避免因為與皮膚過度摩擦,加重冬季癢的症狀與發生機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nn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