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免疫系統相當聰明,會不斷地去調整適應,對於接觸過的「病菌」能產生免疫記憶;若是下次又再受到相同的病原體入侵,便能夠更快速產生應對。此外,免疫系統也像是人體的「巡邏警察」,一旦發現體內有衰老或是癌變的細胞,就會進一步執行清除。在免疫系統對於外來物產生作用的時候,大多會產生發炎的反應,如紅、腫、熱、痛,就是急性發炎造成的不適症狀。西醫認為,免疫系統可由外而內來看,最外層是由皮膚、上皮組織以及黏膜做第一層的物理屏障,而內部則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及免疫分子組成。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臟、骨髓、淋巴結、扁桃體等,在這些地方會合成淋巴細胞,吞噬細胞、干擾素等物質,去對抗外來者的入侵。
廣義來說,中醫的免疫系統便是人體的「正氣」,早在黃帝內經提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一旦正氣充足,外來的邪氣就不容易侵犯干擾人體,五臟六腑便能夠有正常的生理活動,並具有抵抗外邪以及促進自我修復的能力。中醫則認為,正氣存在於人體的臟腑與其對應的經絡之中,五臟中的「脾」、「腎」兩臟與免疫力的生成有關,「肺」、「心」、「肝」則與免疫力的輸布及調節相關。若是脾胃功能不佳,便會導致正氣後天生成來源不足,衛氣保衛人體的功能就會降低,假使頻繁熬夜或房事不節,便容易消耗腎氣,使得先天正氣的流失速度變快;而肺可將專司防衛的衛氣宣發至皮毛,故肺的功能失調,衛氣便無法正常鞏固體表,就會導致抵抗力減弱,容易生病;心、肝,則可以想成是神經及內分泌對於體內的調控,可以使得體內的免疫活動正常。
透過五臟的共同作用之下,才能有一個完整的免疫架構。然而,大多數的人沒辦法時時刻刻維持每個臟腑都正氣充足,邪氣也就會利用特定臟腑正氣消耗較多的時候,趁虛而入。
- Apr 10 Fri 2020 10:02
免疫力越高越好?(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