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3-8.jpg  

在本系列文章中,帶您走近中國古人的智慧,並提供實用養生建議。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330°時來臨。今年的雨水從218開始,34結束。「節氣」二字有多層含義:「節」作名詞時,有「日」「日期」「階段」以及「約束」之意;用作動詞時則有「調節」「緩和」之意。「氣」有「天氣」「氣候」和「能量」等意。兩個字組合起來,反映出中國古人的理念,即人類的活動應與太陽的運行、與自然界的循環相調諧。

每年這個時候,太陽會與地球更近。世界許多地方天氣回暖,下雪減少,雨量增加,這為萬物的生長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中國人認為,地球萬物都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構成。春季對應的是木——五行中唯一的有機體元素,反映出春天裡所有生物都欣欣向榮。經過冬季的休眠,包括樹木在內的所有生物都在「雨水」期間甦醒,需要水分的滋養。這也符合五行學說中的「水生木」。

與「雨水」相調諧的養生
世界許多地方的農業文化中,這個時節最適合種植的是豆子或豆科植物。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們耐寒、易存活,且可為許多其它植物的生長提供關鍵的元素——天然氮。如果我們遵循古人的理念來生活,與太陽、與自然界的循環相調諧,就意味著要多吃節令食品:這個時候宜多吃豆類和早春的綠葉菜,這都是地球母親的珍貴饋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anneu 的頭像
    shianneu

    神童小子的基地

    shiann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