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4.jpg
呼吸道也是人體接觸外界的第一線,每天的呼氣吸氣除了交換氧氣與二氧化碳之外,空氣中的揮發性有機物、懸浮微粒(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簡稱PM,也會跟著呼吸進到身體。

呼吸道排毒
隨著空氣汙染日益嚴重,PM2.5對健康的危害受到大家的討論與關注,PM2.5的化學組成包含有機碳、無機碳、重金屬元素、水溶性離子及多環芳烴類,有些病菌也會附着在PM2.5上,四處傳播。不同大小的細懸浮微粒進到人體後,會發生的狀況有很多種。像PM10就是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的懸浮微粒,粒徑大於5微米的大顆粒或更大顆的如灰塵或花粉,可以透過肺部纖毛的運動,經由咳嗽或吐痰將其排出體外。而PM2.5是指粒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則會進入支氣管,長時間曝露在汙染環境就會造成肺部堵塞導致病變,病症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炎或肺癌,更小的可能會穿透肺泡進入血液循環,誘發心血管疾病。避免抽菸、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直接避免接觸汙染源是必要的,規律運動訓練心肺功能與呼吸道黏膜的修復也是幫助呼吸道排毒的方法,除此之外,身體「中和自由基」和「排出重金屬」的能力,更是呼吸道排毒時必須要著重的。

清除過多自由基
身體為了可以順利進行代謝、轉化、防禦、傳遞等過程,會適度的產生自由基。但自由基過度生成就變成氧化壓力,對身體會有危害。人體可以自行製造數種酵素對抗自由基,利用氧化還原作用將過氧化物轉換為毒害較低或無害的物質,像是超氧化歧化(Superoxide Dismutase,簡稱SOD)、穀胱甘肽過氧化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簡稱GSHP)和催化酶(Catalase)等等。不過這些抗氧化酵素還需要某些礦物質才能發揮作用。銅、鋅、硒、鐵即是身體抗自由基所必須的營養素。有越來越多營養素被發現有中和自由基的能力,特別是蔬菜、水果中的植物化學物質(Phytochemicals),大家耳熟能詳的茄紅素、兒茶素、花青素等等就是這種物質。

而飲食中攝取的維生素
C、維生素E和β-胡蘿蔔素,也可協助身體對抗自由基。維生素C可以直接與羥基自由基作用,讓自由基變得不活躍,再被代謝成草酸排出。維生素E主要分佈在細胞膜表面的磷脂質、血液中的脂蛋白和腎上腺中,可以抑制身體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被氧化,可以保護各類細胞的細胞膜不受傷害,維持正常功能;保護富含脂質的組織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β
-胡蘿蔔素是維生素A的前驅物質,在身體中會自行轉換成維生素A,而維生素A是維護黏膜組織完整很重要的營養素,等於是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第一道防禦的必須營養素。且β-胡蘿蔔素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可以與脂質過氧化自由基結合,中斷脂質過氧化連鎖反應,也會吸收因受光照而變成的激發氧氣的過多能量,阻止氧化作用的進行。而近年來備受矚目的金屬硫蛋白(Metallothionein),也有很強的中和自由基的能力,利用其分子含大量半胱胺酸(Cysteine)的硫醇基釋放電子來清除自由基。此外,金屬硫蛋白對重金屬有高度親和力,可將重金屬螯合(金屬離子與陰離子或分子特定的結合方式)後排出體外。

重金屬的排除
重金屬會經由呼吸、飲食或接觸等方式進到人體,與人體中的蛋白質、核酸結合,就會導致基因突變,影響細胞遺傳,導致畸胎或癌症。為了去除重金屬,有些人會使用EDTADMPSDMSA等螯合劑進行「螯合療法」,其實身體本身也有螯合的能力,許多營養素會觸發身體金屬硫蛋白的生成,而金屬硫蛋白即是體內最好的金屬螯合劑,除了可以將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螯合後排出體外,也可以貯存身體必須的礦物質銅、鋅。人體中的金屬硫蛋白主要在肝、腎中生成,金屬硫蛋白與重金屬結合後,會隨血液循環被送到腎臟,透過尿液排出。

飲食中要攝取足夠的半胱胺酸和礦物質硫,雞蛋、雞肉、魚、蔥、蒜、蘿蔔即是良好的食物來源。而葡萄、綠茶、薑黃、穿心蓮、啤酒花所含的抗氧化營養素則可以促進身體基因表現,刺激金屬硫蛋白生成。維生素
C、維生素A1,25OH2維生素D3、礦物質鋅、銅、鈣、脂肪酸都是誘發金屬硫蛋白生成的營養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anneu 的頭像
    shianneu

    神童小子的基地

    shiann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