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jpg
近年來,西方開始注意黑色食物的抗病價值,經由研究發現一些黑色食材有養生、美容或延緩老化等功效。

古今中外解讀黑色食材
中醫自古就有很先進的預防醫學概念,強調「上工治未病」,重在防患未然,最高境界就是養生,而冬天首重養腎。此外,還有「藥食同源」的看法,主張「藥療不如食療」,加上五行學以五色食物(青、赤、黃、白、黑)補五臟(肝、心、脾、肺、腎)。基於「黑色入腎」,所以冬天的上選食材為黑色。(按:五臟是指一個系統,非等同於現代醫學認知的五個臟器。)

注重養生的日本飲用黑豆茶和黑醋(酢)飲料,作為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滋補品。日本古老傳說有言:黑色食物是維持年輕健康的關鍵,因此黑豆、黑色海藻、黑米等相當受歡迎。日本人對黑色食材的喜愛擴及當今的速食,如「黑漢堡」就是由黑色麵包、黑色起司和黑色醬汁所組成。而一向對黑色食物評價不高、認為其不雅觀的歐州,數年前也興起黑色宴饗的風潮,人們聚餐時盡情地享用黑色食物。Webmd.com提到英國趨勢顧問公司(The Future Laboratory)對當時情景的描述:米蘭的餐會採用紅茶煮成的茶葉蛋,並以亞洲傳統養生食材──芝麻為調味沾醬。

西方多年來大力強調綠色蔬果有益健康,近年已開始注意深色食材的抗病功效。透過研究了解到食物的深顏色由花青素(anthocyanins)所形成,這種植物色素具有抗發炎的特性,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紐約康乃爾大學食品化學教授Cy Lee對《赫芬頓郵報》表示,由於黑色食材含有高濃度的植物色素,比同類淡色食材具有更多的抗氧化劑。台灣學術機構發表研究指出,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黑棗、黑米等黑色食品含大量黃酮或類黃酮(flavonoids)化合物,這類色素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例如:抗病毒、抗發炎、抗過敏等。臺灣大學食品研究所針對這5種食品抗氧化能力的研究發現,它們有清除體內自由基、降血脂、抗腫瘤、美容等保健作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nn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