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12.jpg
五行本是中國人常識
其實,陰陽五行並不是哲學也不是什麼學問,它不過就是古代中國人民的常識,和實際每天都接觸的東西。不必擔心它,它不會阻礙中國的文明發展,它不會阻礙科學的進步,它反而是中國科學的建樹者。人們知道否,那偉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怎麼建造的?全是應用陰陽五行的理所建造的,幾千年來,照顧著廣大的中國人民的生活,現代有哪個應用物理學知識所建造的水利工程能和它相提並論?還有其他許多的古代偉大建築,不都是使用陰陽五行建築的嗎?

陰陽五行的觀念,天地人三才等等的觀念,都只是中國古人一般的常識。例如《內經》中的很多相關道理、《易經》的許多道理,在古代中國人的觀念中,幾乎就是常識;現代人都幾乎不能理解,因為現代的「實證科學」沒有這些個概念。

有時,可聽聞現代科技「證實了」古時的經絡學說、「證實了」某個穴道真的存在;那些東西,在古時的醫生就只是常識,用現代科技證實啥?它們的證實,只是告訴人們,古時的學說早就很發達並且發展得很好了,現代人只要有心應用它,就可以馬上派上用場。當然,這裡只是告訴人們,現代人的想法就像是一個瞎子摸到了象的鼻子、另一個瞎子摸到了象的腳,都想要拼湊成一個象。至今,半個象都還沒拼湊出來,何況整個象呢?

懂得陰陽身體壯
《內經》,以前學醫的人都看得懂。可現在學醫的人,因為接受新式教育的關係,反而很難看懂了。隨意舉《內經》中的〈陰陽應象大論〉來說說,「陰陽,……調此二者……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懂得陰陽、懂得調理,身體就能強壯,不容易生病,如果不懂得,就容易衰老、就容易生病。

《內經》中,存在著很多這樣的語言,它也沒什麼了不得的,不過就是陰陽嘛、不過就是五行嘛。古人不過就是照著這樣的陰陽五行的規律生活著。例如四季,春、夏、秋、冬,春屬木、夏屬火、秋屬金、冬屬水;又例如五臟,肝、心、脾、肺、腎,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不過就是陰陽五行互相的「生剋」而已,於是春天不可以出現肺金的脈象、夏天不可以出現腎水的脈象。《內經》告訴我們自然的四季現象,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們照著這樣生活,就不容易生病。因為,「知之則強」嘛,如果人的身體強了,抗病的能力就強了,就不容易生病了。現在的人卻常說,幹嘛研究《內經》、幹嘛要懂那些陰陽五行的?那不是江湖郎中算命的東西嗎?那不都是糟糠糟粕的嗎?

其實,它們不但不是糟糠糟粕,人本來就應該依循著那種自然方式生活才對呀!現在的人卻相反的生活著,春不生、夏不長、秋不收、冬不藏的。例如,夏季主「長」、冬季主「藏」,長什麼?藏什麼?夏季盡量展開、冬季盡量窩藏,不過如此。可現在因為「科技」發展成為夏季有冷氣、冬季有暖氣。夏季必須穿冬衣、能吃火鍋,冬季可以穿單衣、可以吃冰淇淋。在房間裡溫度和外界環境的溫差大的狀態,人體的適應能力跟不上,就容易患病,這是人們都知道的事情。中國古人,自出生到死亡,都實實在在的在陰陽五行知識中實踐、都在這種實踐的智慧中浸泡著。今天的我們,都有這個義務去發掘和拾回這個智慧,讓人們可以生活得更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anneu 的頭像
    shianneu

    神童小子的基地

    shiann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