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jpg
台灣疫情嚴峻,29日本土再新增320例確診、21例死亡個案,至今已累積近百人死亡。其中,有不少人死後才確診,原因皆為「隱性缺氧」,意即患者本身並沒有感覺到喘,一旦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時,就表示情況已相當危急,恐需插管治療。許多民眾因而搶購血氧機,但若買不到仍可藉監測呼吸、6分鐘步行測試以判斷身體是否缺氧。台灣至今已累計99例新冠肺炎死亡案例,超過SARS時期的73人。其中有約8成人為60歲以上長者,因「隱性缺氧」而死亡。一般而言,人體血氧濃度應高於93%,低於便會出現缺氧現象,若又低於90%則需氧氣治療;低於80%恐損害器官功能。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解釋,隱性缺氧又稱「快樂缺氧」,新冠肺炎確診者可能已出現低血氧狀況,卻未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因此容易延誤就醫;而當患者出現相關症狀時,情況早已相當危急,需進行插管治療,否則可能導致突然猝死。蘇一峰表示,若患者無法住院治療,需要居家隔離,務必觀察自身血氧狀況,才有機會第一時間發現症狀,前往就醫。不少醫師建議,民眾在沒有血氧機的狀況下,若要監測自身血氧,可以透過觀察自己呼吸速度,如果每分鐘呼吸超過30次就應該盡速就醫。另也可以嘗試「6分鐘步行測試」,按平時速度走路6分鐘,出現很喘、臉色發黑即代表缺氧嚴重,務必立刻就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iann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